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虎杖


中药名:虎杖(药用部位:根及根茎)
当地习称:紫金龙。
植物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粗壮,横走,木质,黄褐色,节明显。茎直立,圆柱形,丛生,无毛,中空,散生紫红色斑点。叶互生;叶柄短;托叶鞘膜质,褐色,早落;叶片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或楔形,全缘,无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腋生圆锥花序;花梗细长,上部有翅;花被淡绿色,瘦果卵形,有光泽
黑褐色。花期68月,果期910月。
生长环境:多生长于山沟、溪边、林下阴湿处。
资源分布:明光各地均有散在分布,以南部丘陵山地如老嘉山等地较为多见,可形成较丰富的药材资源。
采收加工:春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趁鲜切短段或厚片,晒干。
药材性状: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。外皮棕褐色,有纵皱纹和须根痕,切面皮部较薄,木部宽广,棕黄色,射线放射状,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。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。质坚硬。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
功效主治:微苦,微寒。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,止咳化痰。用于湿热黄疸,淋浊,带下,风湿痹痛,痈肿疮毒,水火烫伤,经闭,癥瘕,跌打损伤,肺热咳嗽。
注评:1. 明代刘文泰《本草品汇精要》记载:“[地](图经曰)今处处有之。[道地]越州汾州滁州。”言及虎杖的道地产区为越州、汾州及滁州。《证类本草》也附有“滁州虎杖”的药图。2.《神农本草经图考》认为,虎杖就是《神农本草经》上品药“屈草”。
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