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孩儿参


中药名:太子参(药用部位:块根)
植物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块根长纺锤形,表面灰黄色至白色。茎直立,单生,被短毛。茎下部叶常12对,叶片倒披针形,上部叶23对,叶片宽卵形或菱状卵形,上面无毛,下面疏生柔毛。花13朵,腋生;花梗被短柔毛;萼片5,狭披针形,外面及边缘疏生柔毛;具白色花瓣5,长圆形或倒卵形,顶端2浅裂;雄蕊10,短于花瓣;子房卵形,花柱3。蒴果宽卵形,顶端不裂或3瓣裂;种子褐色,扁圆形,具疣状凸起。花期47月,果期78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杂木林下阴湿地。
资源分布:明光南部山区有分布。老嘉山仙人桥以下有成片分布,周边多处山坡林下也有较多或散在的分布;中嘉山等地也有分布。均不易形成可利用的野生资源,本地有收购历史。
采收加工: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,洗净,除去须根,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。
药材性状:本品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,稍弯曲,长310厘米,直径0.20.6厘米。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,较光滑,微有纵皱纹,凹陷处有须根痕。顶端有茎痕。质硬而脆,断面较平坦,周边淡黄棕色,中心淡黄白色,角质样。气微,味微甘。
功效主治:甘、微苦,平。益气健脾,生津润肺。用于脾虚体倦,食欲不振,病后虚弱,气阴不足,自汗口渴,肺燥干咳。
注评:1.赵学敏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引百草镜云:“太子参即辽参之小者,非别种也,乃苏州参行从参包中拣出
短小者,名此以售客,味甘苦,功同辽参。”所记载的太子参实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之小者,并非现今孩儿参的块根。2. 中华道地药材》在“太子参”道地沿革中描述江苏省应当是目前市售“太子参”的最初栽培地,并言“安徽巢湖、滁州……”为其最适宜生长区。3. 中药大辞典》描述“太子参”主产于江苏、安徽和山东。 4.目前“太子参”的栽培主要有安徽宣州、福建柘荣、贵州施秉三大主产区。而据孩儿 参在老嘉山的分布与生长的情况分析,明光市应该是较为适合孩儿参生长的区域。
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