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
中药名:芡实(药用部位:种仁)
当地习称:鸡头米、鸡头果。
植物形态: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。沉水叶箭形或椭圆肾形,浮水叶革质,椭圆形至圆形,叶面有多数突起状硬刺,叶柄及花梗粗壮;花内面紫色,萼片披针形,花瓣紫红色矩圆披针形或披针形;浆果球形,污紫红色,外面密生硬刺,种子球形,黑色。花期78月,果期89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池塘、湖沼中。
资源分布:明光市水域面积较大,许多水域均有大量芡的分布,特别是七里湖等,可形成大量的药材资源,据载,20 世纪最高年产量曾达到 25 万担(12 500吨)。
采收加工: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,除去果皮,取出种子,洗净,再除去硬壳(外种皮),晒干。
药材性状:本品呈类球形,多为破粒,完整者直径58毫米。表面有棕红色或红褐色内种皮,一端黄白色,约占全体1/3,有凹点状的种脐痕,除去内种皮显白色。质较硬,断面白色,粉性。气微,味淡。
功效主治:甘、涩,平。益肾固精,补脾止泻,除湿止带。用于遗精滑精,遗尿尿频,脾虚久泻,白浊,带下。
注评:1.《神农本草经》列“鸡头实”(芡实)为上品:“味甘,平。主湿痹,腰脊膝痛。补中,除暴疾,益精气,强志,令耳目聪明。久服轻身不饥,耐老神仙。(一名雁喙实。生池泽。)”2. 明光的芡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以“安徽明光”的芡实闻名中外,药材色白、粉性 足、无壳,质地优良。
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