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芍药


中药名:白芍(药用部位:根)
植物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粗壮,分枝黑褐色。茎无毛。下部茎生叶为2回三出复叶,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;小叶狭卵形,椭圆形或披针形,两面无毛,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。花数朵,生茎顶和叶腋;苞片45,披针形,大小不等;萼片4,宽卵形或近圆形;花瓣913倒卵形,白色;花丝黄色;花盘浅杯状,包裹心皮基部,顶端裂片钝圆;心皮45(~2),无毛。蓇葖果顶端具喙。花期56月,果期8月。
生长环境:栽培品。
资源分布:明光市部分地区有小面积栽培,还有的作为观赏植物栽培。
采收加工:夏秋二季采挖,洗净,除去头尾和细根,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,晒干。
药材性状:本品呈圆柱形,平直或稍弯曲,两端平截,长518厘米,直径12.5厘米。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,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,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,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,形成层环明显,射线放射状。气微,味微苦、酸。
功效主治:苦、酸,微寒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肝抑阳。用于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自汗,盗汗,胁痛,腹痛,四肢挛痛,头痛眩晕。
注评:1.《神农本草经》始载芍药,列为中品:“味苦,平。主邪气腹痛。除血痹,破坚积寒热疝瘕,止痛,利小便,益气。”后世分化为栽培的白芍和野生的赤芍,神农所言芍药应为野生品。2. 白芍本无酸味,是产地加工之时,药农为了储藏而用硫黄熏蒸导致的。后世不知,以其酸味倒推白芍有敛阴之功。
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