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胡索
发布时间:
2023-08-07
中药名延胡索(药用部位:块茎)
植物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块茎圆球形,质黄。茎直立,常分枝,通常具3~4枚茎生叶,鳞片和下部茎生叶常具腋生块茎。叶2回三出或近3回三出,具全缘的披针形裂片;下部茎生叶常具长柄;叶柄基部具鞘。总状花序疏生5~15朵花。苞片披针形或狭卵圆形,全缘。花紫红色。萼片小,早落。外花瓣宽展。上花瓣瓣片与距常上弯;距圆筒形;下花瓣具短爪;柱头近圆形,具较长的乳突8。蒴果线形,具1列种子。花期2—4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丘陵草地。性喜温暖湿润气候,但稍能耐寒,怕干旱。
资源分布:明光老嘉山多处有大片分布,可形成少量药材资源。
采收加工: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恰无白心时,取出,晒干。
药材性状: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,直径0.5~1.5厘米。表面黄色或黄褐色,有不规则网状皱纹。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,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。质硬而脆,断面黄色,角质样,有蜡样光泽。气微,味苦。
功效主治:辛、苦,温。活血,行气,止痛。用于胸胁、脘腹疼痛,胸痹心痛,经闭痛经,产后瘀阻,跌仆肿痛。
注评:1. 老嘉山的延胡索鲜品只在块茎的近表皮部呈黄色(黄色宽度占块茎直径的 30%~40%),内部至近中部的断面均呈白色。这个性状与延胡索不完全相符,故疑系延胡索与小药八旦子Corydalis caudata (Lam.) Pers.的过渡类型。 2.《神农本草经图考》认为延胡索是《神农本草经》所载下品药“鹿藿”。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