播娘蒿
发布时间:
2023-08-07
中药名:葶苈子(药用部位:种子)
当地习称:南葶苈子。
植物形态:一年生草本。有毛或无毛。茎直立,分枝多,常于下部呈淡紫色。叶为3回羽状深裂,末端裂片条形或长圆形,下部叶具柄,上部叶无柄。花序伞房状,果期伸长;萼片直立,早落,长圆条形,背面有分叉细柔毛;花瓣黄色,长圆状倒卵形,具爪;雄蕊6枚,比花瓣长1/3。长角果圆筒状,无毛,与果梗不成一条直线,果瓣中脉明显。种子形小,多数,长圆形,稍扁,淡红褐色,表面有细网纹。花期4—5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山坡、田野及农田。
资源分布:明光各地均有散在分布。
采收加工: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,晒干,搓出种子,除去杂质。
药材性状:呈长圆形,略扁,长0.8~1.2毫米,宽约0.5毫米。表面棕色或红棕色,微有光泽,具纵沟2条,其中1条较明显。一端钝圆,另一端微凹或较平截。种脐类白色,位于凹入端或平截处。气微,味微辛、苦,略带黏性。
功效主治:辛、苦,大寒。泻肺平喘,行水消肿。用于痰涎壅肺,喘咳痰多,胸胁胀满,胸腹水肿,不得平卧,小便不利。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