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
发布时间:
2023-08-09
中药名:葛根(药用部位:根)
植物形态:粗壮藤本。全体被黄色长硬毛,块状根粗壮。羽状复叶具3小叶;小叶3裂,偶尔全缘,顶生小叶宽卵形或斜卵形,先端长渐尖,侧生小叶斜卵形,稍小,上面被淡黄色、平伏的疏柔毛,下面较密,小叶柄被黄褐色茸毛。总状花序,中部以上有密集的花;花萼钟形,被黄褐色柔毛,裂片披针形,渐尖,比萼筒略长;花冠紫色;子房线形,被毛。荚果长椭圆形,扁平,被褐色长硬毛。花期9—10月,果期11—12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山地林缘、路边或疏密林中。
资源分布:明光南部丘陵广泛分布,大横山、老嘉山等地分布量较大。本地有药材收购的历史。
采收加工:秋冬二季采挖,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,干燥。
药材性状: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,长 5~35 厘米,厚0.5~1 厘米。外皮淡棕色至棕色,有纵皱纹,粗
糙。切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,有的纹理明显。质韧,纤维性强。气微,味微甜。
功效主治:甘、辛,凉。解肌退热,生津止渴,透疹,升阳止泻,通经活络,解酒毒。用于外感发热头痛,项背强痛,口渴,消渴,麻疹不透,热痢,泄泻,眩晕头痛,中风偏瘫,胸痹心痛,酒毒伤中。
注评:1. 葛花也入药,味甘,性凉。具解酒醒脾、止血之功。用于伤酒烦热口渴,头痛头晕,脘腹胀满,呕逆吐酸,不思饮食,吐血,肠风下血。2.《神农本草经》将葛根列为中品。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