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苦楝


中药名:苦楝皮(药用部位:树皮或根皮)、楝实(药用部位:果实)
植物形态:落叶乔木。高1020米。树皮呈暗褐色,具纵向裂纹;奇数羽状复叶23回,互生,小叶卵形、椭圆形至披针形,对生。圆锥花序腋生,与羽状复叶近等长;花微有香气;花萼5裂,淡紫色。核果球形至卵圆形,淡黄色,长13厘米,宽815毫米,种子椭圆形。 花期46月,果期79月。
生长环境:多生长于路旁、坡脚,或栽植于房屋前后、院落中、篱笆边。
资源分布:明光各地均有广泛分布,有野生,更多的是栽培品。可以提供苦楝皮、楝实等药材资源。本地有苦楝皮的药材收购历史。
采收加工:苦楝皮 春秋二季,剥取树皮和根皮,晒干;也有剥取后除去粗皮,再晒干。楝实 秋冬二季,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,或收集落下的果实,晒干、阴干或烘干。
药材性状:苦楝皮(根皮) 呈不规则条块、片状或槽状,厚0.30.7厘米。外表面灰褐色至灰棕色,皮孔大而明显,有交织的不规则的纵裂深沟纹,木栓层常呈鳞片状,衰老的栓皮常剥落,露出砖红色的内皮;内表面淡黄色,有细纵纹。质坚韧,难折断,断面纤维性,呈层片状,可层层剥离。气微,味极苦。苦楝皮(干皮) 呈槽形的片状或长卷筒状。长3090厘米,宽0.30.7厘米。外表灰褐色至灰棕色,较平坦,有多数纵裂纹及横向延长的皮孔;内表面白色至淡黄色。质地坚而稍脆,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呈层片状。气微,味极苦。楝实 核果长圆形至近球形,长1.22厘米,直径1.21.5厘米。外表面黄色至灰棕色,微有光泽,干皱。先端偶见花柱残基,基部有果柄痕。果肉较松软,淡黄色,遇水浸润显黏性。果核卵圆形,坚硬,具棱45条,内分45室,每室含种子1枚。气特异,味酸、苦。
功效主治:苦楝皮 苦,寒;有毒。清热,燥湿,杀虫。用于治疗蛔虫、蛲虫,风疹,疥癣。楝实 苦,寒;有毒。行气止痛,杀虫。用于脘腹胁痛,虫积腹痛,疝痛,头癣,冻疮。
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