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枣
发布时间:
2023-08-10
中药名:酸枣仁(药用部位:种子)
植物形态: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小枝呈“之”字形弯曲,表面紫褐色。托叶刺有2种,一种直伸,另一种常弯曲。叶互生,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细锯齿,基部三出脉。花黄绿色,2~3朵簇生于叶腋。核果小,近球形或短矩圆形,熟时红褐色,近球形或长圆形,味酸,核两端钝。花期6—7月,果期8—9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丘陵、岗地或平原、野生山坡、旷野或路旁。
资源分布:明光各地均有广泛分布,主要分布于丘陵、岗地,药材资源丰富。但本地历史上罕见收购。
采收加工: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,除去果肉和核壳,收集种子,晒干。
药材性状:本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,长5~9毫米,宽5~7毫米,厚约3毫米。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,平滑有光泽,有的有裂纹。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;有的一面较平坦,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,另一面稍突起。一端凹陷,可见线形种脐;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。种皮较脆,胚乳白色,子叶2,浅黄色,富油性。气微,味淡。
功效主治:甘、酸,平。养心补肝,宁心安神,敛汗,生津。用于虚烦不眠,惊悸多梦,体虚多汗,津伤口渴。
注评:《神农本草经》所载的上品药“酸枣”为本基原的果实:“味酸,平。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,四肢酸疼湿痹。久服安五藏,轻身延年。”与酸枣仁的功效相比,酸枣的“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,四肢酸疼湿痹”之功全不见了。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