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千屈菜


中药名:千屈菜(药用部位:全草)
植物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横卧于地下,粗壮;茎直立,多分枝,高30100厘米。全株青绿色, 略被粗毛或密被茸毛,枝通常具4棱。叶对生或三叶轮生,披针形或阔披针形,全缘,无柄。花组成小聚伞花序,簇生;苞片阔披针形至三角状卵形;萼筒长58毫米;附属体针状;花瓣6,红紫色或淡紫色,着生于萼筒上部,有短爪,稍皱缩;雄蕊1266短,伸至萼筒之外;子房2室,花柱长短不一。蒴果扁圆形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河岸、湖畔、溪沟边和潮湿草地。
资源分布:明光南部丘陵地区可常见散在分布。
采收加工:秋季采收全草,洗净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药材性状:茎呈方柱状,灰绿色至黄绿色,直径12毫米,有分枝,质硬易折断,断面边缘纤维状,中空。叶片灰绿色,质脆,多皱缩破碎,完整叶对生或3片轮生,叶片狭披针形,全缘,无柄。顶端具穗状花序,花两性,每23朵小花生于叶状苞片内,花萼灰绿色,筒状:花瓣紫色。蒴果椭圆形,全包于宿存花萼内。微臭,味微苦。
功效主治:苦,寒。清热,凉血,收敛,止泻。用于痢疾,崩漏,吐血,外伤出血,疮疡溃烂。
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