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泰山前胡


中药名:泰山前胡(药用部位:根)
植物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植株高达1米。茎上部叉式展开。基生叶叶鞘边缘白色膜质,抱茎;叶三角状宽卵形,
3裂,小裂片楔状倒卵形,3深裂,下面粉绿色,两面无毛。复伞形花序分枝多,花序梗及伞辐均有绒毛;伞辐68,总苞片13,有时无;伞形花序有花10余,小总苞片46,线形,较花梗长。萼齿钻形;花柱细长外曲;花瓣白色。果卵圆形或长圆形,背腹扁,有茸毛。花期810月,果期911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山坡草丛中或林缘路旁。
资源分布:明光市丘陵地区有分布,特别是老嘉山等地,石门山也可见分布。
采收加工:秋冬二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,除去须根,晒干。
药材性状:根圆锥形或圆柱形,常有分枝,长2.516厘米,直径0.51.5厘米。根头部有茎痕及纤维状物。外表黑褐色或黄棕色,上部有密集的横纹,下部有纵沟,并有多数突起的横向皮孔。质脆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黄白色,皮部可见裂隙及多数油点,形成层区呈淡棕色,木部具放射状纹理,占根比例因根的老嫩程度不同而不一。老根断面纤维性。气芳香,味微苦辛。
功效主治:苦、辛,微寒。宣肺散热,下气平喘,止咳化痰。用于外感风热,风热咳嗽痰多,气喘,胸膈满闷。
注评:为中国的特有植物。分布在山东、安徽、江苏等地,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。泰山前胡生药鉴定结果表明,其植物形态、药材性状、显微特征等均和白花前胡相似,提示了泰山前胡作为前胡替代品或新来源的可能性。
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