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牵牛


中药名:牵牛子(药用部位:种子)
植物形态:裂叶牵牛 一年生缠绕草本,茎上被毛。叶宽卵形或近圆形,深或浅的 3 裂;叶柄长215厘米。花腋生,单一或通常2朵着生于花序梗顶;苞片被微硬毛;花梗长27米;小苞片线形;萼片5枚;花冠漏斗状,蓝紫色或紫红色,花冠管色淡。蒴果近球形,3瓣裂。种子卵状三棱形,长约6毫米,黑褐色或米黄色,被褐色短茸毛。圆叶牵牛 与裂叶牵牛的区别是,叶圆心形或宽卵状心形,叶片常全缘;外萼片长椭圆形,长11.6厘米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山坡灌丛、干燥河谷路边、园边宅旁、山地路边,或为栽培。
资源分布:明光各地二种植物均广泛分布,可形成较丰富的药材资源,有收购历史。
采收加工:秋末果实成熟、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。
药材性状:本品似橘瓣状,长48毫米,宽35毫米。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,背面有1条浅纵沟,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,微凹。质硬,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,微显油性。气微,味辛、苦,有麻感。
功效主治:苦,寒;有毒。泻水通便,消痰涤饮,杀虫攻积。用于水肿胀满,二便不通,痰饮积聚,气逆喘咳,虫积腹痛。
注评:种子入药,按颜色不同,分为黑丑、白丑二种,混合入药,俗称“二丑”。
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