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香薷
发布时间:
2023-08-15
中药名:香薷(药用部位:地上部分)
植物形态:直立草本。茎纤细,自基部多分枝,被白色疏柔毛。叶线状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或急尖;叶柄被疏短柔毛。总状花序头状;苞片覆瓦状排列,先端短尾尖,全缘,两面被疏柔毛,下具凹陷腺点,5脉;花梗短,被疏短柔毛。花萼钟形,外被白绵毛及腺体,果时花萼增大。花冠淡紫红色至白色。雄蕊及雌蕊内藏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。小坚果球形,灰褐色,具深雕纹。花期6—9月,果期7—11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草坡或林下、林缘。
资源分布:本品为中药香薷的正品来源之一,习称“青香薷”,明光南部丘陵、岗地有少量分布,如黄寨草场、栖凤湖畔等。传统几无收购,资源利用极少。
采收加工:夏季茎叶茂盛、花盛时择晴天采割,除去杂质,阴干。
药材性状:长30~50厘米,基部紫红色,上部黄绿色或淡黄色,全体密被白色茸毛。茎方柱形,基部类圆形,直径1~2毫米,节明显,节间长4~7厘米;质脆,易折断。叶对生,多皱缩或脱落,叶片展平后呈长卵形或披针形,暗绿色或黄绿色,边缘有3~5疏浅锯齿。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,苞片圆卵形或圆倒卵形,脱落或残存;花萼宿存,钟状,淡紫红色或灰绿色,先端5裂,密被茸毛。小坚果 4,直径 0.7~1.1 毫米,近圆球形,具网纹。气清香而浓,味微辛而凉。
功效主治:辛,微温。发汗解表,化湿和中。用于暑湿感冒,恶寒发热,头痛无汗,腹痛吐泻,水肿,小便不利。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