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白英


中药名:白毛藤(药用部位:全草)
植物形态:草质藤本。茎及小枝均密被具节长柔毛。叶互生,多数为琴形,基部常35深裂,裂片全缘;叶柄被有与茎枝相同的茸毛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疏花,总花梗被具节的长柔毛,花梗无毛,顶端稍膨大,基部具关节;萼环状,无毛,萼齿5枚,圆形,顶端具短尖头;花冠蓝紫色或白色。浆果球状,成熟时红黑色;种子近盘状,扁平。花期夏秋,果熟期秋末。
生长环境:喜生长于山谷草地或路旁、田边。
资源分布:明光各丘陵、岗地均可见分布,有收购传统,但收购量一般。
采收加工:夏秋二季采收。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药材性状:干燥茎呈类圆柱形,直径27毫米,外表黄绿色至暗棕色,较细的茎密被灰白色的茸毛,较粗的茎茸毛极少或无,具纵皱纹,且有光泽;质硬而脆,断面淡绿色,纤维性,中央形成空洞。叶皱缩卷曲,密被茸毛,叶柄长 12 厘米。有的带有淡黄色至暗红色的果实。
功效主治:苦,微寒;小毒。清热解毒,利湿消肿,抗癌。用于感冒发热,乳痈,恶疮,湿热黄疸,腹腔积液,白带,水肿;外用治痈疖肿毒。
注评:白英之名首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被列为上品药,但据王德群教授考证,《神农本草经》中的白英实为现代中药楮实子。
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