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行草
发布时间:
2023-08-15
中药名:北刘寄奴(药用部位:全草)
植物形态:一年生草本。干后黑色,密被锈色毛。茎单条,基部常有少数膜质鳞片。叶对生,无柄或有短柄;叶厚纸质,宽卵形,1回羽状全裂,裂片约3对,小裂片1~3,线形。花对生于茎枝上部;苞片叶状。花梗短,有2小苞片;花萼筒长1~1.5厘米,主脉10条,粗,凸起,脉间凹入成沟,萼齿5,长为萼筒1/4~1/3;花冠上唇红紫色,下唇黄色,上唇背部被长纤毛,下唇褶襞瓣状;雄蕊二强,花丝基部被毛。蒴果黑褐色。种子黑色。花期6—8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干旱山坡或草地。
资源分布:明光各丘陵、岗地均散见分布,可形成少量药材资源,部分乡镇有收购历史。
采收加工:秋季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药材性状:本品长 30~80 厘米,全体被短毛。根短而弯曲,稍有分枝。茎圆柱形,有棱,有的上部有分枝,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;质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中近空。叶对生,多脱落破碎,完整者羽状深裂,黑绿色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有短梗,花萼长筒状,黄棕色至黑棕色,具10条纵棱,先端5裂,花冠棕黄色,多脱落。蒴果狭卵状椭圆形,较萼稍短,棕黑色。种子细小。气微,味淡。
功效主治:苦,寒。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凉血,止血,清热利湿。用于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,血瘀经闭,月经不调,产后瘀痛,癥瘕积聚,血痢,血淋,湿热黄疸,水肿腹胀,白带过多。
注评:1. 王德群认为阴行草即《神农本草经》中的上品药“漏芦”。2.《政和本草》载“滁州刘寄奴”实为菊科植物奇蒿,即南刘寄奴,非本种。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