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花参
发布时间:
2023-08-17
中药名:蓝花参(药用部位:根或全草)
植物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有白色乳汁。根细长,外面白色。茎自基部多分枝,直立或上升,无毛或下部疏生长硬毛。叶互生,常在茎下部密集,下部叶匙形、倒披针形或椭圆形,上部叶线状披针形或椭圆形。花梗长;花萼无毛,萼筒倒卵状圆锥形,裂片三角状钻形:花冠钟状,蓝色,分裂达2/3,裂片倒卵状长圆形。蒴果倒圆锥状或倒卵状圆锥形,有1条不明显的肋。种子长圆状,光滑。花果期2—5月。
生长环境:生长于低海拔田边、路边和荒地中,有时生长于山坡或沟边。
资源分布:明光中南部地区有散在分布。
采收加工:秋季采根,春、夏、秋三季采挖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
药材性状:本品长10~30厘米,根细长,稍扭曲,有的有分枝,长达10厘米,直径0.3~0.7厘米,棕褐色或浅棕黄色,具纵皱纹;断面黄白色。茎纤细,近基部分枝。叶互生,无柄,叶片常皱缩,展平后呈条形或倒披针状卵形,长 1~3 厘米,宽 0.2~0.4 厘米,灰绿色或棕绿色。花单生于枝顶,浅蓝紫色。蒴果倒圆锥形,长6~8毫米;种子多数,细小。气微,味微甜,嚼之有豆腥味。
功效主治:甘,平。益气补虚,祛痰,截疟。用于病后体虚,小儿疳积,咳嗽咳痰,肺虚咳嗽,疟疾,头晕头痛,白带。
相关附件
免费接诊电话:0550-8022852
急救电话:120或0550-8777120
投诉电话:0550-8777194(工作日) 0550-8037133(节假日及中、夜班)
便民邮箱:mgszyy@126.com
地址: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招信路13号,15号

微信订阅号

微信服务号

支付宝小程序

抖音号